每天清晨,长江三峡第一峡岸边奉节县白帝镇的几百强壮村民带着工具和午饭,到10多公里外的山里修路、垦荒、建房,数年不断。他们要在那个取名为欧营移民新村的贫瘠山梁上建造新家,开垦赖以生存的新地,而把自己世代生活的故土和家园奉献给三峡工程。
三峡岸边人对长江有一种深深的依恋。听不见悠扬的船工号子、清脆的汽笛和如歌的涛声,他们总觉睡不甜、吃不香。白帝镇的村民们在陌生的山里造出了可安置1500名移民的2400多亩标准梯田梯地和配套的水塘、堰渠,其规模超过了当年的山西昔阳县大寨;建成了30万株的红桔、脐橙苗圃和100亩高效农业示范田,修建了漂亮农舍和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然而,他们一直心神不宁,难舍故土。直到去年11月三峡大江截流成功,村民们才和全国人民一道绽出了兴奋的笑容。
像奉节县白帝镇村民们一样,重庆市所辖三峡库区将有103万人要先后为这举世瞩目的工程献出他们世代生存繁衍的土地和家园。
三峡工程移民数量之巨大,属中外水电工程移民史上之罕见。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淹没了一大半江边好田好地之后,就近后靠安置移民的艰难复杂,有如“螺蛳壳里做道场”。有人称这项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庞杂系统工程是一道“世界级难题”。因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三峡工程的成败决定于移民!
重庆是三峡库区的主要淹没区。18个区、市、县各类淹没实物指标总量占了整个淹没区的85%,涉及10个县城、101个集镇、324个乡镇和1378家企业动迁,30万亩耕园地被淹,还有一大批因受淹而需要迁建、复建或保护的公路、港口、码头、通讯及输电线路等专项设施及文物古迹。动迁规模之大,古今中外没有先例。
怎样才能让难离故土的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除了要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以外,还必须让他们致富有门路。有人计算,至少得为他们提供50万个劳动岗位。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重庆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开发性移民”方针指导下,带动群众抓住农业这个基础,农工商相结合,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位地拓宽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并为当地和整个三峡库区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据涪陵市、万县市的统计,移民开发6年,两地GDP年均递增14.3%,工业增加值递增20%,固定资产投资递增29.7%,开发土地10万亩,迁建企业471家,筑路1000余公里,建房300万平方米,8万多人在移民开发中脱了贫。
在开县新县城建设工地上,县长邓东华对记者说,我们为三峡工程作出了巨大牺牲,三峡工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开县县城及所在的58平方公里良田沃野将在三峡工程完工之时同时被淹没,近20万移民必须一次性全部搬迁,牺牲之巨大,工作之艰难,不设身处地是无法体会的。但是,开县的干部和群众把牺牲当责任,在困难中看希望,创造出许多移民致富经验。近几年,他们按照“江边修条路,路边来建房,房前三产业,房后种果粮”的办法先后新建了14个移民小集镇,不仅富了一批农民,而且让所有移民看到了希望。用他们的话说:“淹了粮仓,心里不慌”。万县市龙宝区渡镇按规划有1773位移民必须迁往外地安置,但是镇干部们说,我们不把困难推给别人!他们硬是在本地环境容量受限极大的情况下,通过改造低产田,开垦“望天梁”,为本应外迁的村民们平均每人挤出了半亩地,又仅用13个月时间就把新镇建设起来,并配套修建中小学校和医院,创造出一个农工商结合发展的好条件。镇党委书记对记者说,这两年我们镇的变化超过了过去几十年,这就是三峡工程带来的发展机遇!
到三峡工程竣工时,“高峡出平湖”,本已是世界旅游热点的三峡地区,将会是怎样一幅更加诱人的景观!地处库区腹心的奉节县在移民开发中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充分利用白帝城、瞿塘峡和世界罕见的天坑、地缝等自然奇观,进行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开发,把奉节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探险、科考、休闲区,既可安置移民,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去年,全县旅游直接收入1亿多元,综合收入达5亿元以上。
虽有黄金水道,三峡地区却长期闭塞落后,加上过去“水下不准建,水上无钱建”,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企业效益好的不多。近几年,全国每个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一个县的移民开发,使库区许多企业通过对口支援开阔了视野,找到了摆脱困境的项目和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涪陵新兴麻纺厂等4家搬迁企业都是国有特困企业,对口支援的浙江省《改革月报》实业集团采取兼并与搬迁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4家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依托高新技术和先进运行机制组建了希安达抗菌用品有限公司,投产只半年,就形成月产值400万元的能力。
涪陵的重庆太极实业集团8年前还只是一个年产值100来万的中药小厂,可如今它变戏法似的成为一个拥有资产20亿、年销售16亿、税利近3亿元的全国知名特大型企业。戏法的谜在哪里?企业总经理白礼西告诉记者,他们抓住移民搬迁的机遇,运用移民补偿费年年搞技术改造,每搞一次技改,企业产值效益就翻跟头似的翻几番。到2000年,工业产值将达到30亿元。白礼西说:移民搬迁成了我们发展的起跑助推器!
百万移民是中央交给重庆的一项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市领导多次深入库区,走访移民新村,考察搬迁企业,监督检查移民进程,使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在整体上实现了有计划地全面推进。截至1997年底,重庆库区累计完成移民项目投资44.73亿元,完成城乡移民搬迁近5万人。去年9月,重庆库区一期水位移民工作通过了国家的正式验收,确保了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
从今年起到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完成,重庆市平均每年必须搬迁7.4万人,总共完成移民任务45万人。记者在三峡库区采访,深感从书记、市长到基层乡长村长,都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都在为移民工作呕心沥血。
“做别的工作,做好95%就可以说成绩是主要的,而移民工作必须保质保量做到完成100%,才能松口气!”重庆市委常委、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甘宇平对记者说,“我们总不能完成99%,丢下几万移民淹在水下吧?因此,我们的口号是:100%地完成三峡库区移民任务,保证三峡工程的顺利建设!”
这就是三峡库区人民建设大三峡的精神风貌。这其中包含着他们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当移民们告别故土、开始建设新的家园时,一个“美丽、富裕、文明库区”的希望也从心中升起……